
三个月前,中国政府出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考虑,决定对镓锗等少数金属实施更为严格的监管,将其纳入国家战略储备体系。
这一行动立即引起了美国的强烈不满。美国政府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控制稀缺资源,扰乱全球供应链,损害美国利益。于是美国宣称将联合盟友一起对中国施加压力,制裁中国的出口。
然而三个月过去了,美国的反应似乎不如当初所预期的那样强硬。中美双方都在观望着对方的底线。
美国也清楚地意识到,中国在镓锗等稀缺金属方面的优势地位不容忽视。以镓为例,中国占全球镓产量的98%。
镓不仅是半导体等高新技术的关键原料,也广泛应用于军工领域,尤其是制造雷达系统所必需。如果与中国硬碰硬,断绝镓的进口,美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将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。
最近,美国第三大半导体制造企业格芯半导体获得了政府拨款3500万美元,用于保证其氮化镓的供应。
此前,美国国防部还向格芯投入了高达31亿美元的资金,帮助其扩大产能,确保氮化镓晶圆的持续生产,以减少军工供应链的风险。
格芯与美国国防部保持着密切合作,为军工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芯片。这充分表明,美国军工业对于中国镓的依赖性已经达到一个非常危险的程度。
美国似乎意识到想要完全摆脱对中国镓的依赖,门槛是非常高的。镓的主要来源是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。要重新建立镓的提炼生产线,就必须先拥有匹配的氧化铝产能。
但目前全球氧化铝产能已经过剩,再增加新的产线完全不具备经济效益。何况氧化铝生产是一个耗能极大的过程,美国的生产成本也远超中国。这使得美国无法承受重新建立镓生产线的巨大投入。
美国能做的也就是从废旧物品中回收提炼一些镓,但这种方式只能提供很少的镓,远远无法满足军工业的需求。
从其他国家进口也不现实,排名第二的俄罗斯产量有限,第三的乌克兰矿产又处于战乱之中。实际上,美国还可以从中国进口镓,中方并不会完全切断出口,关键在于美方是否愿意开这个口。
这三个月以来,中美之间围绕镓的博弈暗流涌动。中国掌握着绝对的话语权,因为没有中国的镓,美国许多行业将面临巨大困境。
据悉,在镓锗禁令生效后,中国企业收到的外国客户询盘量激增,价格也成倍飙升,足以证明中国的举动对全球市场造成的震撼。尽管美国一再强调影响有限,但它必须面对现实,被迫低头应对这一难题。
展望未来,镓仍将是中美博弈的重要角力点。中国可以挥舞镓这张牌,在贸易谈判中获得更多筹码。如果美国继续限制中国芯片业的发展,中国手中还有其他对策。
这场看似平静的镓禁令,将使全球供应链的格局发生深刻调整。各国将不得不反思过度依赖单一供应来源的风险,逐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战略储备体系。这也将促使全球科技创新步入更健康的发展轨道。
